教你用PS繪制浪漫夕陽美景(4)
作者:小科 教程來源:eNet
先看一下效果:
本新聞共7
1.按Ctrl N快捷鍵新建800×600像素的文檔,選擇工具箱中的“漸變工具” ,在“背景”圖層中創(chuàng)建一個由#dD1875A到#412635“徑向漸變”,如圖1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4311.jpg)
2.按Ctrl Shift N快捷鍵新建圖層。設置“工具箱”中“前景色”為#C26935,“背景色”為#FFEDA8。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渲染”菜單中的“云彩”命令,這時在新建的圖層中會出現如圖2所示的效果。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5126.jpg)
3.打開“圖像”菜單,選擇“旋轉畫布”菜單中的“90度(順時針)”命令,將畫布旋轉90度。再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渲染”菜單中的“纖維”命令,打開“纖維”對話框,設置參數如圖3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5150.jpg)
注意
在執(zhí)行“纖維”命令時,“工具箱”中“前景色”和“背景色”仍要保證是#C26935和#FFEDA8,否則會影響“纖維”命令的效果。
4.打開“圖像”菜單,選擇“旋轉畫布”菜單中的“90度(逆時針)”命令,將畫布旋轉回來。再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扭曲”菜單中的“擴展亮光”命令,打開“濾鏡庫”對話框,設置參數如圖4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6279.jpg)
本新聞共7
5.單擊云彩圖層“混合模式”下三角按鈕,選擇“疊加”選項,來實現晚霞光線和晚霞云彩的效果,如圖5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6109.jpg)
6.選擇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 ,選擇云彩的下半部分,按Delete鍵將其刪除,如圖6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7271.jpg)
7.按Ctrl J快捷鍵將云彩圖層復制1份,再按Ctrl T快捷鍵對其進行“自由變換”命令,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垂直翻轉”選項。將垂直翻轉的云彩移動到下方,填補剛才刪除的部分,如圖7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8135.jpg)
提示:第6步刪除云彩和第7步復制云彩,是為表現海面效果。因為海面有反射效果,所以將上半部分云彩復制1份垂直翻轉到下方,就是表現海面反射天上云彩的效果。
8.選擇下方的云彩圖層,打開“圖像”菜單,選擇“調整”菜單中的“亮度/對比度”命令,打開“亮度/對比度”對話框。將其調整亮一些,如圖8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8277.jpg)
本新聞共7
9.作為海面一定會有些波紋,所以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扭曲”菜單中的“波紋”命令,打開“波紋”對話框。設置參數如圖9所示。因為想表現晚霞的幽靜,所以波紋不要太大。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9188.jpg)
10.剛才執(zhí)行的“波紋”命令,雖然表現出波紋,但是波紋幅度太大,要是表現近景的湖泊還可以,可是要表現一望無際的大海,波紋幅度應該再柔和一點。這就要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模糊”菜單中的“動感模糊”命令,打開“動感模糊”對話框。將其橫向拉伸一下,設置參數如圖9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259969.jpg)
11.讀者可能已經發(fā)現剛才執(zhí)行“波紋”命令時,海面的邊緣有一些鋸齒現象,這時將其向上移動3到5個像素,然后選擇“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 ,選中向上移動的部分將其刪除,如圖11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0705.jpg)
12.新建圖層,選擇“工具箱”中的“橢圓選框工具” ,按著Shift鍵不放,在畫布的右側,繪制一個正圓,將其填充為白色,如圖12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0959.jpg)
注意:太陽的位置并不是隨意擺放的,是根據環(huán)境光的光源而決定的。
本新聞共7
13.因為是日落的太陽,所以使用“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 將沒入大海的太陽擦除,如圖13所示。要注意筆尖的“主直徑”和“硬度”的設置。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0882.jpg)
14.太陽本身是一個發(fā)光的物體,即便是日落,我們也應該為其加入一些發(fā)光效果。單擊“圖層調板”下方的“添加圖層樣式” 按鈕,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啟用左側的“外發(fā)光”選項,右側的參數設置,如圖14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1794.jpg)
15.如果感覺太陽邊緣比較生硬的話,可以通過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模糊”菜單中的“高斯模糊”命令,打開“高斯模糊”對話框,對其進行適當的模糊,以達到柔化邊緣的效果,如圖15所示。
16.新建圖層,選擇“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 ,在云彩和大海的分界上創(chuàng)建一條黑色矩形,再使用“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 將黑色矩形下半部分擦拭的柔和一些,如圖16所示。
技巧:在使用“橡皮擦工具” 等繪制工具,修飾筆直的物體時,可以配合按Shift進行,這樣可以輔助讀者繪制好直線。
本新聞共7
17.將黑色矩形所在圖層的“不透明度”設置16%,再將“橡皮擦工具” 調整到比太陽略大一點,將遮擋太陽的黑色分界線擦除,如圖17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3386.jpg)
18.下面創(chuàng)建太陽在水中的倒影。新建圖層,選擇“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 ,創(chuàng)建一個和太陽寬度差不多的矩形,將其填充為白色,如圖18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3471.jpg)
19.按Ctrl D快捷鍵取消選區(qū),打開“濾鏡”菜單,選擇“液化”命令,打開“液化”對話框,在左側選擇“湍流工具”,設置右側 “工具選項”的參數,然后以“S”形將白色矩形涂抹成如圖19所示的圖形。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4963.jpg)
20.為了便于觀察太陽倒影的制作流程,我們可以在黑色背景上操作,首先按Ctrl T快捷鍵對其進行“透視”操作。再將其壓扁,最后按著Shift鍵不放進行等比例放大,如圖20所示。
![](http://pic.16xx8.com/article/UploadPic/2007/11/1/20071117234952.jpg)
本新聞共7
21.只有茫茫大海和夕陽西落的太陽,整個畫面未免有點死板。在大海中添加一葉小舟即可以使畫面生動,如圖20所示。
22.如果感覺氣氛還有點沉悶的話,還可以加一些海鷗,如圖22所示。至此整個實例制作完畢。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