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噪點,介紹三種常用降噪方法
本篇教程主要講解了三種降噪的方法,分別是用Lightroom/ACR全局降噪、Nik Dfine 2局部降噪和蒙版抑制噪點再生和輸出降噪。
拍攝照片,噪點總是無法避免。除了前期使用更好的相機、充分曝光、多張堆棧等等,后期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利用軟件對照片進行降噪。今天分享的“三步降噪法”,可以在盡量保留細節(jié)的情況下,對照片進行比較精細的降噪。
<點圖片看大圖>www.tgudhdp.cn
照片中的噪點一共分為兩類:顏色噪點和明亮度噪點。顏色噪點,指的是照片中本來單純的色彩區(qū)域,出現(xiàn)的五顏六色的雜色塊。比如下圖中,原本灰白色的云海中,有大量的紅綠藍色的色斑。
亮度噪點,指的是照片中本來亮度一致的地方,出現(xiàn)的斑斑點點、亮度不一的灰色顆粒。比如下圖原本應該很柔順的云海,里面卻是各種嘈雜的顆粒。
降噪,屬于修補前期的“錯誤”,一定要在后期處理的一開始就進行。
因為各種降噪算法,在未經(jīng)任何處理的原片上,識別噪點的準確度最高。如果經(jīng)過各種銳化、提亮、加強細節(jié)處理之后再降噪,噪點已經(jīng)被強化,細節(jié)也是被污染,就難以分辨這到底是細節(jié),還是噪點了。下圖是一個比較夸張的例子,我在使用詳細提取、色調對比、以及銳化之后,再想用Dfine 2插件降噪。此時噪點已經(jīng)強化的非常厲害,專業(yè)的降噪軟件也無能為力了。我在不斷的后期研究和實踐中,特別是學習了Jeff Wu老師《野性之美:野生動物攝影手記》書中談到的兩套杰夫流程之后,慢慢的形成了一套比較固定的后期降噪方法,因為一共分三個步驟,所以這里稱為“三步降噪法”。
1. Lightroom/ACR全局降噪
前面說過,降噪要在后期的一開始進行。由于ACR和Lightroom中,軟件內部的運算順序是固定的,和我們的操作順序無關。(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在軟件面板中是先銳化后降噪,還是先降噪后銳化,渲染圖片的時候Lightroom總是會先運算降噪,再計算銳化。)而且提亮陰影、加強清晰度等Raw操作,會讓一些噪點更加明顯,所以降噪最好在這些步驟之后進行。因此第一步全局降噪,一般放在Raw處理的最后進行。ACR和Lightroom中的降噪工具,在細節(jié)面板中。打開細節(jié)面板,會發(fā)現(xiàn)軟件默認已經(jīng)進行了強度為25的顏色降噪。“顏色”滑塊控制了顏色降噪的強度。如果我們把顏色滑塊減少到0,會發(fā)現(xiàn)五彩斑斕的顏色噪點非常明顯。
默認的25數(shù)值,適用于95%以上的圖片。
如果我們把“顏色”數(shù)值提高的100,會發(fā)現(xiàn)方框中的一些細微顏色,全部被抹平了。因此顏色降噪的強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一般25-35之間足以。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