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拼圖,風景照片全景接片教程(5)
我拍風光一年了,身邊的光色美景一直吸引著我,我享受架好相機獨自面對美景按下快門的感覺,此時的景色好像只屬于我一個人。
對于場景較大的美景,廣角鏡頭單張出片不能很好的滿足需求。首先,就算是使用12mm的鏡頭,能夠涵蓋的畫面也是有限的,如果需要更大場景的,就不夠用了;其次,超廣角鏡頭畸變大,就算剛好裝下你想拍的場景,后期進行畸變校正裁剪之后,構圖就變了,還有可能把有用的內容裁剪掉了。所以,掌握全景接片的方法非常有利于個人攝影創(chuàng)作。
EOS 5D Mark IV光圈:F8 快門:20s 感光度:100 B.way ND1000+GND0.9
在拍攝中,我使用的是EOS 5D Mark IV相機,它的寬容度有明顯提升,暗部提亮的時候畫質不會有太大影響,同時,在黑暗環(huán)境下長時間曝光的噪點很少,對畫質非常有利。EF 16-35mm f/4L IS USM鏡頭的16mm端畸變小,成像素質優(yōu)秀,抗炫光能力強,我絕大部分情況都會用這支鏡頭。1.確定拍攝對象
這點不用多說,想要拍照肯定要先確定拍攝對象嘛~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jù)景色的特點決定是否接片,其實國畫中長卷的文化因子根植在每個人的基因里,對于我們攝影人并不難理解。
EOS 5D Mark IV 光圈:F7.1 快門:2s 感光度:100 B.way ND1000+GND0.9
2.選擇合適的機位
這點很關鍵,要考慮到是全景接片,雖然拍攝的時候是一張一張拍,但是后面是要制作全景圖的,所以,拍攝前要想好整體的構圖,也就是后期合成全景圖以后的效果,根據(jù)想要的效果選擇機位。
EOS 5D Mark IV光圈:F8 快門:30s 感光度:100
EOS 5D Mark IV光圈:F10 快門:20s 感光度:100 B.way ND1000
3.選擇合適的焦段和角度
接片時盡量不要選擇超廣角端,因為這樣畸變太大,接片后容易出現(xiàn)畫面扭曲的情況,我個人習慣用28mm到35mm的焦段。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時垂直方向的角度盡可能小,也就是不要有大角度的仰拍或俯拍,因為合成之后照片枕形畸變和垂直畸變都很大,有時根本調整不過來。如果在大光比場景拍攝,不要使用點測光,因為這樣會導致每張圖片曝光不一致,采用單張HDR再接片的方式最好。
EOS 5D Mark IV光圈:F5.6 快門:1/30s 感光度:640
4.使用三腳架輔助拍攝
全景接片使用三腳架,而且最好是帶全景云臺的三腳架,這樣可以保證拍攝時的平穩(wěn),也能提高接片的成功率。
5.對焦
打開實時取景功能,EOS 5D Mark IV實時取景時液晶屏的清晰度很好,細節(jié)完全看的清楚,把圖像放大10倍進行手動對焦,轉動鏡頭對焦環(huán)直到畫面清晰。
6.拍攝
拍攝的時候可以使用快門線或者延時2秒自拍功能,避免直接按快門時對相機產生的震動對畫面的影響。轉動相機接片拍攝的時候,讓兩張圖片有二分之一重合,這樣可以盡量在接片時不出現(xiàn)意外,讓電腦更好的識別出接片的位置和圖像。拍攝時畫面盡量大一點點,上下留出些富裕量,因為后期裁剪的時候會損失一部分畫面。
7.后期如何制作全景圖
我在合成全景圖時用Lightroom軟件,下面說說步驟:
1、導入圖像,將需要合成的素材導入到Lightroom中
2、全選素材,單擊右鍵,選擇“照片合成”中的“全景圖”
3、形成全景圖預覽,選擇“球面”點擊“合并”
4、全景圖合成完畢
5、做畸變校正和裁剪
6.裁剪完畢,從Lightroom導入Photoshop進行調整。
7、在ACR里整體調整曝光、色溫、飽和度等參數(shù),然后細致調整畫面中某些色彩和局部曝光。
城市夜景要注意天空色彩和建筑物燈光。天空不要死黑,可以加些曝光,再將色溫拉低。建筑物燈光不要過曝,尤其是廣告牌或者燈箱的光線,否則很影響畫面美感。增加些對比度,拉下色階,提高畫面通透度。
用修補工具把下面的人物去掉一些,再裁剪下。圖片就處理好了。
咱們來看看最后的成片吧。
全景接片的技術就分享到這里啦,全景接片的關鍵就是前期拍攝的時候盡可能減小畸變,并且保證每張圖片之間覆蓋足夠的面積,讓電腦更容易識別拼接位置。感謝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