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實例分享Material Design復雜響應式設計(2)
如上文說,12柵格約束網頁的內容區(qū),而網頁的內容往往并不占據屏幕的全部寬度,而是在兩側留有間隙,營造空間感。由于屏幕的限制,這種空間感在移動端設備顯得更加重要,如圖,然而強加固定的margin pixel會使得12柵格占比不定,難以控制設計效果。
所以占比應是12柵格寬度對應屏幕的比值,即:
12柵格寬度X占比=屏幕寬(臨界點)
優(yōu)秀而巧妙的占比確定可以讓網頁設計呈現(xiàn)在各個主流屏幕上均是100%像素。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若一個200px寬的元素在1200px寬的屏幕上,其占比為16.67%,同樣的邏輯,到1024px的屏幕上這個占比16.67%的元素即占據了170.67px,這樣的情況下,某一個物理像素無法占據100%,在完美主義的設計師眼里,是無法接受的事情。而巧妙的占比,可以讓元素在各個主流屏幕占據100%像素,完美展現(xiàn)設計意圖。
B.臨界點
臨界點(breakpoint)是指響應式網頁發(fā)生布局變化的關鍵點,如“當屏幕寬度小于480px時加載...樣式,當寬度在480px- 600px之間時加載…樣式”。響應式網頁理論上有無數種尺寸,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為每個尺寸都去做設計,需要做的是選定幾個臨界點做設計,在兩個臨界 點之間是延續(xù)上一個臨界點的布局。
臨界點確認總體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頁面在手機(屏幕很小)、平板(屏幕中等)、PC(屏幕大)上加載相應的樣式,然而經驗較少的設計師往往會苦惱一個問題,那就是高像素的手機屏幕和低像素的平板屏幕應如何處理。例如設計師會擔心1080p的手機加載大屏幕頁面,或者720p的平板加載小屏幕頁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響應式網頁不同于APP的屏幕適配。網頁是沉浸于瀏覽器的產品,瀏覽器所啟動的屏幕像素才可以被認為是臨界點的參考點,為此,筆者做了一些測試,如下表,可以看出不少1080p手機在瀏覽器中僅啟動360px,而神奇的ipad無論是不是retina屏幕,無論是不是mini,均顯示1024x768px 。
從上表可以看出,許多擔心其實并不需要。綜上,在Gekec.com的項目中,筆者為達到多數主流屏幕100%像素的追求,即需達到內容區(qū)在主流屏幕臨界點的占比可以被12等分,進而獲得12柵格,即:
12的公倍數X占比=主流屏幕尺寸
項目中經歷了一些測試和取舍,最終確定占比為93.75%,臨界點為1280px、1024px、768px和320px。
具體為:
1280px<=screen,占比93.75%,12柵格在典型屏(1280px)寬1200px;
1024px<=screen<1280px,占比93.75%,12柵格在典型屏(1024px)寬960px;
768px<=screen<1024px,占比93.75%,12柵格在典型屏(768px)寬700px;
320px<=screen<768px,占比93.75%,12柵格在典型屏(320px)寬300px;
如上圖的占比劃分,頁面元素可以完成靈活、規(guī)范的響應?梢砸源俗鳛檎麄產品的響應辦法,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對Material Design進行全面的推演。
三、精雕細琢的頁面細節(jié)
如果說產品邏輯是整個網站的骨架,那么精雕細琢的頁面細節(jié)則可以比喻為網站的氣質靈魂。有輕量級的產品構架和明確靈活的響應式辦法后,即可通過Material Design的官方說明進行全面設計。在Material Design的說明中,已經詳細解釋了各個狀態(tài)的約束和細節(jié),在此并不贅述,筆者僅挑選一些典型的細節(jié)。
1)css動畫
Material Design中開篇第一章節(jié)便講述了動畫給用戶的直觀感受,說明感知一個物體有形的部分可以幫助用戶理解如何去控制它。一些細節(jié)位置的動畫能給用戶體驗上的驚喜。然而在web端實現(xiàn)動畫效果并不像app里那樣的容易,大量JS也會影響頁面加載速度甚至影響頁面其他代碼。所以筆者選擇利用CSS對頁面一些細節(jié)加以動畫效果。
A.點擊按鈕
Material Design給出了一種ripple button,抽象了人用手觸碰卡片的漣漪效果,給用戶一種全新的使用體驗,歡迎來Gekec.com點擊嘗試。
B.輸入框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