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字體制作,用AI制作創(chuàng)意階梯式文字
本篇教程通過AI制作一款創(chuàng)意階梯式文字,教程中有很多知識點需要同學們掌握,比如路徑分割為網(wǎng)絡,3D效果應用等,我們要利用他們創(chuàng)造出我們需要的文字出來,具體是如何制作的,我們通過教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效果圖:
操作步驟:
首先打開AI軟件,新建文件,命名,我這里填充了一個背景色:
使用文字工具在畫布上輸入你想要制作的文字,我這里就隨意用下我的名字好了,輸入Echo,選擇字體和合適的文字大小,如下:
選中文字,右鍵選擇“創(chuàng)建輪廓”命令,將文字轉化為對象,便于我們后面的操作。轉化為對象之后的文字就不能像原來一樣可以使用文字工具再進行編輯了。
接著對對象進行取消編組,同樣右鍵,選擇“取消編組”命令,這樣文字就分解成了單獨的字母對象,不再是編組的一個整體了,可以單獨對每個字母進行編輯操作。
然后選擇矩形工具,沿著文字上下邊緣繪制出一個矩形覆蓋住所有的文字,如下圖:
在“對象”工具欄中選擇“路徑”中的“分割為網(wǎng)格”命令: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你想要的行的數(shù)量,可自行選擇數(shù)量,我這里選擇了5行,打開預覽,可以及時查看效果,如下圖,設置好了之后,點擊確定:
接下來,全選所有對象,打開路徑查找器(可以通過“窗口”—“路徑查找器”打開,也可以直接使用快捷鍵Shift + Ctrl +F9調(diào)出),執(zhí)行路徑查找器中的“分割”命令,如下圖:
然后右鍵“取消編組”:
接下來,使用選擇工具將不需要的塊一個個都刪除,只留下需要的文字塊,如下:
為了便于觀察,可以將視圖切換為“輪廓”模式(可以通過“視圖”—“輪廓”來切換,也可以直接使用快捷鍵Ctrl+Y快速切換),如下圖:
將所有不需要的塊都刪除之后如下:
這時我們可以繼續(xù)使用快捷鍵Ctrl+Y將視圖切換回正常模式,也可以通過“視圖”—“GPU預覽”切換回來。
使用移動選擇工具對塊進行移動,可以看到原來的文字對象已經(jīng)被分割成了若干塊。
這里進行移動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檢查是否有被遺漏的特別小的碎塊出現(xiàn),因為最開始對齊文字上下邊緣參考線創(chuàng)建的矩形很可能沒有百分百對齊,從而就會產(chǎn)生如下圖所示的細小的碎塊,在制作過程中很容易被忽視,從而影響到后面的效果。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我們最開始創(chuàng)建矩形的時候需要注意。假如原來沒有注意而現(xiàn)在確實出現(xiàn)了怎么辦呢?
很好辦,只需要將這個小碎塊與它相連的部分再組合成一個整體就可以了。
組合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同時選中這個小碎塊及與它相連的部分,執(zhí)行“路徑查找器”中的“聯(lián)集”命令,即可將這2個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
也可以同時選中這個小碎塊及與它相連的部分,選擇“形狀生成器工具(快捷鍵Shift+M)”,在這兩個塊之間用鼠標左鍵點擊并拖動,如下圖:
松開鼠標,移動一下發(fā)現(xiàn),兩塊已經(jīng)連成一體成為了一個新的形狀
以上這幾步驟中對塊進行的隨意拖動都是為了檢查和查看,所以為了進行我們后續(xù)的設計,我們需要將這些移動了的塊進行復原,使用Ctrl+Z撤銷我們進行的這些移動步驟,使之回到我們上面說到的切換回GPU預覽這一步。
選中每一行并排的所有的塊,對它們執(zhí)行“編組”命令,這樣就得到了5組拼合成Echo圖樣的對象組合。
接下來同時選中第1、3、5行的組合對象:
在“效果”工具欄中選擇“3D”中的“旋轉”命令,如下圖: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位置為“等角-上方”,打開預覽,點擊確定:
然后同時選擇剩下的第2、4行的組合對象,
同樣在“效果”工具欄中選擇“3D”中的“旋轉”命令,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位置為“等角-左方”,打開預覽,這里將對話框中的“表面”選為“擴散底紋”,稍微調(diào)整一下環(huán)境光,點擊確定,效果如下圖:
接下來該知道怎么操作了吧,當然是對齊
為了做到更精確的對齊,可以放大視圖,進行精細的調(diào)整,
如果使用鍵盤移動,可以將鍵盤增量調(diào)小點,這樣每一步的移動距離都沒有那么大,更精確。更改鍵盤增量的方法是:在“編輯”工具欄中選擇“首選項”中的“常規(guī)”命令,
在彈出的屬性框中將“鍵盤增量”調(diào)整到合適的大。
完成:
知識需要日積月累,需要同學們從點滴學起,才可以做出更多的東西。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